無油真空泵憑借 “無油污染、高潔凈度” 優勢,廣泛應用于半導體、醫藥、食品等對真空環境要求嚴苛的行業。但其長期運行中,密封件老化、過濾器堵塞、軸承磨損會直接導致真空度下降、能耗升高甚至設備停機。本手冊聚焦日常維護核心環節,明確密封件更換周期判定方法、過濾器清潔操作規范及軸承保養關鍵技巧,提供可落地的維護流程與標準,助力運維人員高效保障設備穩定運行。
一、密封件維護:更換周期與操作要點
無油真空泵密封件(如軸封、腔體密封圈,多為丁腈橡膠、氟橡膠材質)的核心作用是防止空氣泄漏,其老化或損壞會直接影響真空度。需通過 “周期預判 + 狀態檢測” 確定更換時機,規范操作避免二次損傷。
1. 更換周期判定
基礎周期參考:
丁腈橡膠密封件(適用于常溫、非腐蝕性工況):常規工況下每 6-8 個月更換一次;若用于含輕微腐蝕性氣體(如醫藥行業有機溶劑揮發氣),縮短至 4-5 個月。
氟橡膠密封件(耐溫、耐腐):適用于高溫(≤150℃)或腐蝕性工況,更換周期可延長至 10-12 個月。
狀態檢測輔助判定:
視覺檢查:若密封件出現裂紋、變形、表面硬化(用手指按壓無彈性),或密封面有明顯劃痕、磨損,需立即更換。
性能檢測:當真空泵真空度較新機下降 10% 以上,且排除管路泄漏、過濾器堵塞等問題后,優先檢查密封件密封性(可涂抹肥皂水在密封處,若產生氣泡則判定泄漏)。
2. 更換操作關鍵步驟
預處理:停機后釋放泵內真空,關閉進氣閥門,斷開電源;拆卸前用無塵布擦拭密封件周邊,避免灰塵進入泵腔。
拆卸技巧:使用專用橡膠撬棒(避免金屬工具劃傷泵腔),沿密封件邊緣緩慢撬動;若密封件粘連(長期高溫工況易出現),可涂抹少量酒精軟化后再拆卸。
安裝規范:
新密封件需在密封面均勻涂抹一層真空硅脂(薄薄一層即可,過多易污染泵腔),確保密封面貼合。
安裝時對準定位槽,均勻按壓到位,避免偏移(偏移會導致局部密封不嚴);擰緊固定螺栓時采用 “對角分次擰緊” 方式(扭矩按設備說明書要求,通常為 3-5 N?m)。
** post-installation 檢測 **:安裝后啟動真空泵,運行 30 分鐘,用真空計監測真空度是否恢復至標準值,同時檢查密封處有無泄漏。
3. 維護注意事項
備用密封件需存放在陰涼干燥處(溫度≤25℃,相對濕度≤60%),避免陽光直射或與油脂、溶劑接觸,防止提前老化。
不同型號真空泵密封件不可混用(如渦旋式與爪式真空泵的軸封尺寸、結構差異大),更換前需核對密封件型號(通常標注在密封件側面或設備說明書中)。
二、過濾器清潔:周期、方法與堵塞判定
無油真空泵過濾器(進氣過濾器、排氣過濾器)用于攔截進氣中的粉塵、雜質及排氣中的油霧(部分無油泵含少量潤滑脂),堵塞會導致進氣阻力增大、真空度下降、電機負載升高。需按工況差異制定清潔周期,掌握正確清潔方法。
1. 清潔周期設定
進氣過濾器:
普通粉塵工況(如食品包裝行業,粉塵濃度≤5mg/m3):每 2-3 個月清潔一次。
高粉塵工況(如粉體輸送配套,粉塵濃度≥10mg/m3):縮短至 1 個月 / 次,或采用壓差監測(當過濾器前后壓差≥0.02MPa 時,立即清潔)。
排氣過濾器:
常規工況:每 4-6 個月清潔一次;若排氣口出現明顯油霧(部分無油渦旋泵含少量潤滑脂)或排氣阻力增大(用手靠近排氣口感覺氣流減弱),需提前清潔。
2. 清潔操作方法
(1)進氣過濾器清潔(以可清洗式金屬濾網為例)
拆卸:關閉進氣閥,擰下過濾器外殼,取出濾網(注意標記安裝方向,避免裝反)。
清潔:
輕度堵塞(濾網表面粉塵較少):用壓縮空氣(壓力 0.4-0.6MPa)從濾網內側向外吹掃(避免粉塵吹入泵腔),持續 1-2 分鐘。
重度堵塞(濾網表面粉塵結塊):先用清水沖洗(若含油污,可加入少量中性洗潔精),浸泡 10 分鐘后用軟毛刷輕刷濾網表面,再用清水沖洗干凈,最后放入烘箱(溫度≤80℃)烘干(避免高溫導致濾網變形)。
檢查與安裝:清潔后檢查濾網有無破損(若有小孔需更換新濾網),按原方向裝回過濾器外殼,擰緊密封螺栓。
(2)排氣過濾器清潔(多為紙質或聚酯纖維材質)
紙質過濾器:不可清洗,堵塞后直接更換(更換周期參考上述清潔周期,或按設備說明書要求)。
聚酯纖維過濾器:可重復清潔,方法同進氣過濾器金屬濾網,但吹掃時需控制壓縮空氣壓力(≤0.3MPa),避免濾網纖維損壞。
3. 堵塞故障快速判定
直觀判定:觀察過濾器表面,若進氣過濾器濾網呈灰黑色(粉塵堆積)、排氣過濾器出現明顯油斑或鼓起(內部雜質堵塞),可判定為堵塞。
性能判定:啟動真空泵后,若進氣壓力(通過壓力表監測)較正常工況升高 0.015MPa 以上,或真空泵達到額定真空度的時間延長 50% 以上,大概率是過濾器堵塞導致。